以圣道点燃青春|良师篇之二(小约翰)
浪子的比喻
Grace and Truth
」小约翰 主讲
郭俊毅 文字录入
✫✫✫
我们藉着福音书,有四个领域(良师、益友、爱情、前途)的穿越。我们穿越到真理之主面前,也能够又穿越到我们的内心,让我们能够有真实的相遇。所以求神带领我们这几天能够让我们一起来有与真理的相遇,与真理的遇见。我们就一起先做个祷告:
“天父,谢谢你,恩待我们开始了我们的营会,愿你的圣灵动工,让我们与真理相遇,也能够有真实发现,也求你恩待来的每一个,让每一个人的内心都为你的真理所光照充满。谢谢你,愿你使用你的瓦器显明宝贝的能力。祷告奉耶稣基督圣名,阿们!”
我们请翻开我们的讲义,《以圣道点燃青春》第1页<福音书与良师之一》,我们就一起来念一下,我摘抄了圣经的经文,是路加福音15章1节开始,然后呢读到后面引的31节,中间我省略了两个比喻,我们就按我摘的这个来读就可以了。请一起读——
1 众税吏和罪人都挨近耶稣,要听他讲道。 2 法利赛人和文士私下议论说:这个人接待罪人,又同他们吃饭。 3 耶稣就用比喻说: 11 耶稣又说:一个人有两个儿子。 12 小儿子对父亲说:父亲,请你把我应得的家业分给我。他父亲就把产业分给他们。 13 过了不多几日,小儿子就把他一切所有的都收拾起来,往远方去了。在那里任意放蕩,浪费赀财。 14 既耗尽了一切所有的,又遇着那地方大遭饑荒,就穷苦起来。 15 于是去投靠那地方的一个人;那人打发他到田里去放猪。 16 他恨不得拿猪所吃的豆荚充饥,也没有人给他。 17 他醒悟过来,就说:我父亲有多少的雇工,口粮有余,我倒在这里饿死么? 18 我要起来,到我父亲那里去,向他说:父亲!我得罪了天,又得罪了你;19 从今以后,我不配称为你的儿子,把我当作一个雇工罢! 20 于是起来,往他父亲那里去。相离还远,他父亲看见,就动了慈心,跑去抱着他的颈项,连连与他亲嘴。 21 儿子说:父亲!我得罪了天,又得罪了你;从今以后,我不配称为你的儿子。 22 父亲却吩咐仆人说:把那上好的袍子快拿出来给他穿;把戒指戴在他指头上;把鞋穿在他脚上; 23 把那肥牛犊牵来宰了,我们可以吃喝快乐; 24 因为我这个儿子是死而复活,失而又得的。他们就快乐起来。 25 那时,大儿子正在田里。他回来,离家不远,听见作乐跳舞的声音, 26 便叫过一个仆人来,问是甚么事。 27 仆人说:你兄弟来了;你父亲因为得他无灾无病的回来,把肥牛犊宰了。 28 大儿子却生气,不肯进去;他父亲就出来劝他。 29 他对父亲说:我服事你这多年,从来没有违背过你的命,你并没有给我一隻山羊羔,叫我和朋友一同快乐。 30 但你这个儿子和娼妓吞尽了你的产业,他一来了,你倒为他宰了肥牛犊。 31 父亲对他说:儿阿!你常和我同在,我一切所有的都是你的; 32 只是你这个兄弟是死而复活、失而又得的,所以我们理当欢喜快乐。这被成为世界最精彩的短篇小说,也被称为这个世界上最出色的比喻,那关键不在于头衔,而在于2000年前耶稣讲了这个比喻,它真就像光可以穿透人性。这个故事也可以,也一定能让每一个人都找到自己的位置。这个比喻常读常新,值得常常来去读它。我敢说哪怕你读200遍,当你在读201遍的时候了,你仍然会惊叹它还可以给你新的亮光。所以,这个比喻非常精彩,因为它是对人性的一个最佳的、最浓缩的描述。就是透过这个比喻,你能够看到人性,你能看到人生,你也能看到你自己。那我们就简单藉着这比喻,来看一下它跟我和你的关系。
在这个比喻中大家注意的是那些税吏和罪人,他们其中有犹太人所恨恶的为罗马人收税的那些民族败类,然后也有一些妓女——她们过着不道德的生活。这样的一些人他们能挨近耶稣要听他讲道,因此就引起了当时的那些宗教虔诚的人士,就是法利赛人和文士他们的私下议论。
法利赛人,是其中的一个教派,被称为法利赛人,“法利赛”的意思就是“分别”,就是“我们特别跟这个世俗分别出来,我们追求一种洁净的生活”。文士,就是专门来解释律法,专门解释旧约圣经。因此法利赛人中有文士,文士中也有法利赛人,他们在一起,联合起来面对共同的敌人——就是这一位如此不守规矩的耶稣。他来了之后解释圣经跟他们解释的不一样,而且他来了之后,引起朝野震动,那么多人要来听耶稣讲道,而且在这些人中有税吏和罪人,于是,他们就在议论说这个人接待罪人,又同他们吃饭。
可见耶稣,真有可能请这些人在家里吃饭,要不他怎么会批评他说这个人接待罪人呢,而且又同他们吃饭。也就是有可能耶稣请他们吃饭,也有可能他们请耶稣吃饭。因此,你注意今天我们把吃饭看的很多时候很随便,大家AA制。但是在古代的时候,跟谁吃饭是很了不起的一件事。是不是?然后呢,皇帝要请你吃顿饭,那就不是吃饭那么简单的事。大家都知道,那是那是意味深长的,皇帝看得起你,关键不是吃了什么,关键是和谁吃。是不是?所以在古代的时候吃饭是非常重要,是一种社交,不是今天只是喂饱肚子这么简单。
因此,耶稣打破法利赛人文士的这种严格禁忌,他们是不会跟道德这么卑下的人在一起,他们也觉得跟这些人在一起,也显明我们的教导都有问题,别人会攻击我们说你这个团体就是一个犯罪的团体,你的教义就是一个犯罪的教义。所以,他们刻意跟这些税吏和罪人保持距离,但是耶稣却要跟他们一起吃饭,跟他们成为朋友,也把神的道、福音传给他们。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,他们批评耶稣的背景之下,耶稣就说了三个比喻,丢羊的比喻、丢钱的比喻。先是丢羊的比喻,再是丢钱的比喻,然后再是浪子的比喻。
我们常常说这是一个浪子的比喻,但是,这不只是浪子的故事,因为它的结尾分明是在以大儿子结尾,而且最后的描写和对话是停留在父亲和大儿子的对话上。因此,这个比喻可以说是大儿子的比喻,也可以说是父亲的比喻。
那我们就特别看一下耶稣讲的这一个有关浪子的这比喻。耶稣提到说一个人有两个儿子,小儿子对父亲说:”父亲,请你帮我应得的家业分给我。”你注意,在古代这一个父亲,他的家业在继承的时候是有讲究的,他一般是要那个大儿子继承双倍的家业,然后让小儿子继承单份的产业,这样的就使得家业,不至于太分散,也使得大儿子可以保留家庭的命脉之所在。而且,能在古代的时候父亲还在世的时候,儿子是不可以提要分家业。
当你这样提的时候就意思是说父亲你赶紧死去吧。所以父亲是可以召集亲戚,然后用石头把这个提的人打死。但是我们看见这一个父亲非常的慈悲,是不是?他父亲就把产业分给他了。你注意这是两个词,所以我敢说耶稣讲这个比喻很牛,用词很讲究。你看看小儿子对父亲说,”请你把我应得的家业分给我!”然后他父亲就把什么?把产业分给他了。这个用词有什么不一样,当然讲究了。这个产业的意思是带有生命的意思。而家业是一个可以换钱的一个资产,就是在小儿子的心目中,他看见的只有钱。但是父亲看到的,是一个活生生的命,因此当小儿子要让他分家业的时候,他就等于是把自己的生命给撕裂了,有那样一种撕心裂肺的疼痛。父亲不但没有惩罚小儿子,而且还把产业分给了小儿子,也就是1/3分给了小儿子,2/3留给大儿子。
然后,这一个小儿子就把自己的家业给卖了。根据中东的风俗,如果父亲还在世,哪怕你就是再不孝顺,然后父亲愿意给你分了这个家业,你也不可以卖掉。因此,如果一个人卖了这个家业,又有人买了,而他的父亲还在世的话,那全村里的人都要跟他划清界限。也就是这个小儿子已经把自己自绝于父亲、哥哥和全村。他自己非常决裂地要跟离开全村,所以他的家业大概是卖给了一个外村人,因为本村的人是不会买的。这会引起整个家族的不满,引起整个全村的不满,你凭什么我们姓齐,凭什么把姓王的搞进来,是不是?我们叫齐家店,你怎么搞进一个姓王的来。因此它带来的问题是非常严重的。
但是这个小儿子不管这一套,他要像糠秕一样随风吹散,就像很多人看好的《飘》。《飘》宣扬的就是糠秕哲学,但很多人都喜欢。这就是小儿子的哲学:随风而飘,我要做糠秕,因为我想要自由。我才不要傻傻的做一棵树呢,是不是?被父亲种在溪水边多傻啊,天天结果子。你看我,我想到哪就到哪,他就不多几日就把所有的收拾起来,也就等于他把家卖了,然后往远方去是不是?我们今天都唱着,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,还有诗与远方。这叫小儿子的哲学,这就是小儿子的哲学。
这种哲学今天都在蛊惑着我们,生活在别处。然后一定要往远方去,在远方有爱情,在远方有自由,在远方有着生活的意义和价值。然后,我们要住在一个陌生的酒馆里,唱着一首不知名的歌。所以就往远方去了。你注意耶稣讲的,他是很诗意的,就是小儿子他往远方去了。他用的这个词在希腊原文中是非常有诗意的。这是小儿子的心目中远方可以给他提供他生命的全部意义,因此,他在那里任意放荡,浪费资财。你注意他把任意放在前面非常准确,他的意思是他浪费资财、放荡的前提是前提,是我有钱,我做主。所以陀思妥夫斯基问过一个问题:为什么很多人宁可抽烟吸毒,要毁灭自己?他就是要表明我有自由可以把自己乱搞,你又能怎么样?因此,人这样的一种所谓的把自由当成任性,是我们这个世界最难以解决的问题——也就是最终你追求的自由,其实就是任性。而任性到最终一定是走入幻灭!